如何做好人权领域的“第二个结合”
发布时间: 2023-10-07 浏览次数: 17
       如何做好人权领域的“第二个结合”,是值得广大人权学者深入思考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指出,“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
 
  说到人权领域的“第二个结合”,就不得不说一说当代中国人权观。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提出当代中国人权观概念,强调“把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当代中国人权观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增强当代中国人权观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可以说,当代中国人权观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人权领域的集中体现。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这五大突出特性同样是当代中国人权观的突出特性,自然也是持续推进人权领域“第二个结合”的必然遵循。
 
  当代中国人权观理论体系、话语体系建设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动态、不断完善的过程。“两个结合”打开了人权理论创新的广阔空间,中华文化“五个特性”为进一步推进人权领域理论创新提供了前进方向和不竭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4月视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对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明确要求,“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在研究解决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这也是对广大人权学者的要求和动员。
 
  时代的答卷期待有为者去书写!
 
  要遵循中华文明的连续性特征
 
  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决定着中国人权发展的必然性和自主选择性。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奇迹,也塑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风貌和精神气质。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塑造未来中国。
 
  “古之为政,爱人为大”“万物之中以人为贵”“兼相爱”“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等思想,无不珍视人的价值,强调以人为本。中国具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决定了当代中国人权观的文明底色和演进逻辑,也是当代中国人权观理论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源泉思想源泉。
 
  坚持中华文明发展连续性这一突出特征,要遵循中华文化的文明逻辑、文化逻辑、历史逻辑,守住马克思主义人权观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人权自信,沿着中华文明的发展机理,坚定走好中国人权发展道路,坚实推进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积极构建中国人权自主知识体系,发展基于自主知识体系之上的人权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不断为当代中国人权观的发展提供学理支撑和方向指引。
 
  要体现中华文明的创新性特征
 
  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禀赋。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也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明成就,对世界文明进步影响深远。
 
  从历史深处走来的中国共产党坚持守正创新,科学把握中国人权事业发展规律,创造性将“人权”这一产生于西方的概念与中华传统文化中厚重的人文理念相结合,将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理念,坚持以安全守护人权、以发展促进人权、以合作推进人权,把生存权、发展权作为首要的基本人权,坚持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人权发展成就,成功走出一条顺应时代潮流、适合本国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
 
  做好人权领域的“第二个结合”,要继续发扬创新精神,不断增强对人权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学习借鉴人类社会优秀文明成果,聚焦人权领域的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切实回答人权议题上的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不断创造人权文明新形态。
 
  要维护中华文明的统一性特征
 
  纵观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统一性始终是主旋律。一部中国史,就是一幅各民族不断交融汇聚的精彩画卷,是中华儿女缔造、发展、巩固统一国家的漫漫长歌。
 
  中华文明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外族蹂躏的悲惨历史反复告诫我们,没有主权何谈人权?没有国家的独立,何谈人权的保障?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100多年来国家一盘散沙、人民饱受欺凌的局面,标志着人民权利新时代的到来。
 
  维护人权议题上的统一性,要始终坚持人权保障是一国主权范围内的事,坚决反对将人权问题政治化、工具化,坚决反对任何国家以民主人权为借口干涉别国内政。要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深刻把握中国历史演进规律,以各族群众为主体,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着力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大力发展人权保障事业,让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切实保障各族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要坚持中华文明的包容性特征
 
  不忘本来,更要吸收外来;理论创新,必须胸怀天下。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在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进程中,始终显现出开放包容、兼收并蓄、协和万邦、和合共生的胸怀。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汇通,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人权话语传入中国,等等,中华文明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取长补短、择善而从、去粗取精。
 
  毛主席曾经说过,我们既反对盲目接受任何思想也反对盲目抵制任何思想。中国重视人权发展的包容性、普惠性和可持续性,积极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强调以各具特色的现代化之路保障各国人民公平享有人权。中国坚持以合作推进人权,相互尊重,平等相待,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坚持对话凝聚共识,共同推动人权文明发展进步。中国大力推进人权领域交流合作,创设并连续举办多届“北京人权论坛”“南南人权论坛”“中欧人权研讨会”等国际论坛,为加强国际人权领域交流合作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为纪念《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通过30周年,共商全球人权治理大计,中国成功举办全球人权治理高端论坛,积极推进人权交流互鉴,为全球人权治理向着更加公平公正合理包容的方向发展提供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中国方案。
 
  在推进人权领域“第二个结合”进程中,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思想,以开放演进的思维看待人权,以包容互鉴的精神推动人权。要充分发挥人权智库和广大人权学者的专业优势,坚持中国立场和全球视野,积极开展人权领域国际交流合作。要在办好既有国际人权交流合作平台的同时,针对周边国家、发展中国家和一些重要国家、重要地区,打造新载体,创设新平台,积极推进国际人权领域交流互鉴、兼容并蓄。
 
  要体现中华文明的和平性特征
 
  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以和为贵”的理念渗透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这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决定了中国不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决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
 
  当今世界传统风险与现代化风险、内生风险与外部风险叠加,国际人权治理领域对抗性不断升高。面对前所未有的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中国创造性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旗帜鲜明反对人权领域的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反对将人权议题工具化、政治化、武器化,坚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成为世界变局中最大的稳定性和确定性力量。
 
  在人权领域“第二个结合”进程中,要深入分析世界转型过渡期国际形势演变规律和人权治理的发展规律,既要把握各种文明交流互鉴的大势,也要重视不同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现实。要大力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积极参与全球人权事务,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公平正义,践行正确义利观。要积极开展人道主义援助,注重推动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人民生存权、发展权,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国际人权事业发展进步作出更多贡献。


本站由新疆师范大学信息管理中心建设 Copyright ©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新ICP备10003677号